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产品大全 >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机制

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机制

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机制

强直性脊柱炎(Ankylosing Spondylitis,AS)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,主要影响脊柱和骶髂关节,导致疼痛、僵硬和进行性脊柱强直。其病理机制复杂,涉及遗传、免疫和环境因素。

一、遗传因素

强直性脊柱炎与HLA-B27基因密切相关。超过90%的患者携带HLA-B27等位基因,该基因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触发异常免疫反应。并非所有携带者都会发病,表明其他遗传和环境因素也发挥作用。

二、免疫异常

AS的核心病理是免疫系统失调。T细胞(尤其是Th17细胞)过度活化,产生大量促炎细胞因子,如肿瘤坏死因子-α(TNF-α)、白细胞介素-17(IL-17)和IL-23。这些因子驱动慢性炎症,攻击关节和附着点(肌腱、韧带附着处)。

三、慢性炎症与骨重塑

炎症首先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,导致滑膜炎、软骨下骨侵蚀和骨髓水肿。随着病程进展,炎症刺激新骨形成,出现异位骨化(如骨赘),最终导致脊柱节段融合和强直。这种骨重塑过程是AS致残的主要原因。

四、附着点炎

附着点炎是AS的特征性病变,指肌腱、韧带与骨连接处的炎症。常见于跟腱、足底筋膜和胸肋关节。反复炎症修复导致纤维化和骨化,进一步限制关节活动。

五、全身性表现

AS不仅是关节疾病,还可累及眼(葡萄膜炎)、心血管(主动脉炎)、肺(肺纤维化)和肠道(炎症性肠病)。这些表现与全身免疫炎症反应相关。

六、环境因素

感染(如肠道菌群失调)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激活免疫系统,加剧疾病进程。吸烟等环境因素也被证实与AS严重程度相关。

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核心是遗传易感个体在环境因素触发下,出现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和异常骨重塑。早期诊断和抗炎治疗对延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。
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hinaflq.com/product/181.html

更新时间:2025-10-21 07:25:40